在于浙江专升本语文考试中,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向来都是极大的难点。为助力专升本考生能够更有效地备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科目,我们对一份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考的文学考点进行了整理,先浏览一遍然后收藏吧。
诗经
一、概说
1.诗集的编纂与传播
作品数量:305篇
时间跨度: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、6百年间。
四家诗:汉朝传授的齐诗、鲁诗、韩诗(今文经学)、毛诗(古文学派)
2.作品的分类和内容
六义:风、雅、颂(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)
赋、比、兴(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分)
风,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。风诗160篇,采自15个地方,多为东周的民歌。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,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。
雅,周王朝的正声乐章。雅诗105篇,分为大雅和小雅,多为京畿官民所作。作品大都产生于西周后期,较多政治讽谕诗。
颂,宗庙祭祀的乐曲。颂诗40篇,有周颂、鲁颂、商颂。作品主要是对统治者歌功颂德。
赋,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、描写。
比,各种形象的比喻。
兴,用在一首或一章的开头,咏眼前的景物以抒心中的情思,类似联想,也兼有比喻义和象征义,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。
二、作品特点
1.《秦风·蒹葭》-怀人诗、重章叠句
2.《卫风·氓》
-弃妇诗
-叙事艺术:人物性格鲜明
-情节安排跌宕
-叙述结构完整
三、《诗经》的地位和影响
1.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
2.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
历史散文(《左传·晋楚城濮之战》)
一、概说
1.史书的分类
左史记言:《尚书》《国语》
右史记事:《春秋》《左传》《战国策》
记述体例:编年体和国别体
2.历史散文的勃兴
社会剧变,政治现实需要历史借鉴。
文化下移,私人著述活跃。
二、《左传》
1.史学价值
中国第一部私修的编年体史书(原称《左氏春秋》,全称《春秋左氏传》)。
记载详实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展现春秋时代的社会面貌。
2.文学特性
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长篇著述,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:
① 叙事周详曲折。
② 情节细致生动。
③ 语言简洁精炼。
3.对后世的影响
为史传文学开拓路子
为散文创作树立典范
为戏剧小说提供养料
诸子散文(《孟子·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》)
一、概说
1.诸子散文的勃兴
士阶层的出现,形成各个学派。
社会的剧变,导致百家争鸣。
2.诸子散文的发展
第一阶段春秋至战国初期,简单的语录体—《论语》《老子》
第二阶段战国中期,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—《孟子》《庄子》
第三阶段战国后期,发展为成熟的论说体—《荀子》《韩非子》
二、《孟子·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》
1.内容要点:
辩论双方的观点
农家:与民并耕而治;
孟子:大人劳心,小人劳力。
孟子从三个方面批判农家的观点
社会分工的必然性;
国家治理的必要性;
事物性质的差异性;
2.艺术特点:
① 说理严密。讲究类比推理,又层层论证,很有逻辑力量。
② 气势充溢。感情激越,又多用排比句式,读之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。
③ 语言雄肆。雄辨滔滔,辞锋犀利而又酣畅淋漓,行文似一气呵成。
《楚辞》(《九歌·湘夫人》)
一、概说
1.楚辞的产生
物产丰饶、山川迷蒙的地理环境
相信鬼神、重视祭祀的风间习俗
句式较长、声韵悠扬的南方乐歌
2.楚辞的特征
形式介于诗、文之间(不合乐,但押韵而有强烈的节奏感)
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(书楚语,作楚声,纪楚地,名楚物)
二、屈原主要作品的内容
1.《离骚》,前半部分反复倾诉对现实的忧愤,后半部分通过神游天国,展现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,最后以死来完成对祖国、对自己人格的忠诚。
2.《天问》,对宇宙自然、社会历史、神话传说等一连提出了170多个问题,表现出怀疑传统的大胆精神,探索真理的强烈追求。
3.《九章》,后人辑录的一组作品,片断式地记录一时一地的流放生活和思想感情,风格比较朴实。
4.《九歌》,根据楚地民间祭歌改写而成,共11篇,充满楚文化所保留的神话色彩,以神灵的形象表现人的情感。
三、艺术成就及影响
① 强烈的感情。
② 丰富的想象。
③ 瑰奇的比兴。
④ 华美的语言。
《诗经》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(特别是“国风”中的民歌)
《楚辞》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(主要是《离骚》为代表的屈原作品)
“风骚”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「文学常识」知识”的全部内容,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常见问题、相关资讯,如考试动态、招生简章、统考动态、浙江专升本院校、历年真题、考试大纲、专升本等相关信息,敬请关注浙江专升本网(http://www.jswm.com.cn/)
浙江专升本声明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